泰国电动车产量飙升,娜莎关注复苏
泰国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显著:电动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与娜莎效应分析
2025年泰国工业生产领域迎来关键转折点,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在经历长期低迷后呈现强劲复苏。根据泰国财政部副部长蓬普发布的最新数据,2025年5月泰国工业生产指数(MPI)同比增长1.9%,标志着连续第二个月的扩张趋势。这一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汽车产业的结构性转型,其中电动车(BEV)产量同比激增641%,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典型案例。值得关注的是,泰国政府推行的“娜莎计划”(NESA Initiative)通过税收优惠与产业链整合,为这一增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。
汽车产业复苏的多维度表现
汽车制造业作为泰国经济支柱产业,其MPI在5月实现12.7%的同比增长,延续了上月的反弹势头。细分领域数据表明,私家车类MPI同比上升22.1%,皮卡车类MPI亦结束23个月的负增长,首次实现5.2%的同比扩张。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内燃机(ICE)车型产量同比下降16%,而新能源车型呈现爆发式增长:除BEV外,插电式混合动力车(PHEV)与混合动力车(HEV)产量分别增长130%和35%。这种结构性变化印证了“娜莎计划”对技术转型的催化作用——该计划通过补贴电池本土化生产,显著降低了电动车制造成本。
电动车产业链的突破性进展
泰国电动车产量的指数级增长(641%)具有深远的产业意义。首先,本土供应链的完善使得电池组成本较2024年下降18%,这得益于娜莎框架下引入的日韩技术合作。其次,5月新注册乘用车同比增长8.7%,其中BEV占比首次突破30%,反映出消费者对政策红利的积极响应。此外,摩托车产业MPI同步增长7.4%,其电动化改造同样被纳入娜莎计划的第二阶段目标,预计2026年将形成完整的电动两轮车产业集群。
政策协同与未来挑战
尽管复苏态势明确,泰国工业仍面临结构性挑战。皮卡车产量虽恢复增长,但8%的增幅低于行业预期,说明传统优势品类需通过娜莎计划中的“智能改装补贴”进一步刺激。此外,全球芯片供应波动可能影响下半年产能释放,财政部已提议将娜莎计划的研发抵税比例从200%提升至250%,以强化产业链韧性。
综合来看,泰国工业的复苏不仅是周期性反弹,更是“娜莎模式”下技术升级与政策引导协同作用的结果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,泰国有望在东盟电动车市场中确立领先地位,这一进程将为发展中国家工业转型提供重要参考。